首页

教师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风采 -> 正文

史宝萍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4-03-06 浏览次数:

史宝萍,女,1967.11生,中共党员,教授,1989年7月参加工作。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始终以“教书育人”为目标,潜心教育一线30余载。主要承担《化工原理》《化工原理实验》等课程的教学及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指导工作。在课程建设和创新创业指导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1.潜心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法,实施“教书育人”,建设一流课程

针对大二员工仍然普遍存在的工程意识淡漠、知识运用和思辨能力不足等问题,通过多年教学实践,已将主讲的《化工原理》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这些生活实例和灵活多变、融会贯通的教学方法去演绎枯燥的化工知识,让员工充分感受到教师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和对员工的尊重。早在2003年就提出将老员工的职业道德理念和表达交流等综合能力的培养纳入到课程体系当中,发表了《谈化工原理课如何进行德育渗透》教研论文。突出“方法论”课程教学主线实施教学改革和创新,2010年发表《相似性原则在化工原理教学中的应用》教研论文。2012年依托《化工原理》课程“四位一体”(课程+实践+设计+综合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项目,将员工综合能力培养纳入到课程体系当中。通过多年教学实践和总结,2019年创新性提出“教学内容三融合、教学方法一贯穿两结合和三级评标体系”的课程教学思路。即教学内容与课程思政、生活科研及学科竞赛三融合;教学方法始终贯穿“方法论”这条主线,在坚守课堂教学“主战场”的同时,注重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和翻转课堂教学,实现两结合;三级评价是指过程评价、结果评价和综合评价,尤其突出过程评价的作用,完整记录员工日常活动数据,通过分析,查摆问题,对症解决。立足《化工原理》3+3+4知识架构(三模块、三层级和四大共性点),课程宏观层面结合科研和工厂实践构建共性思政元素,在多章节讲授中反复渗透,培养员工工程意识、行业责任感和自豪感的同时厚植爱国情怀。课程微观层面对应特定知识点,结合时事热点和课程特点充分挖掘思政点,力求全方位育人、全程育人。通过以上教学思路的实施,将员工的价值塑造、能力培养与知识传授有机融合,不仅强化学科知识的传授,还激发员工学习热情,在员工求索创新、探寻真理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充分体现了课程的“高阶性”和“挑战度”。

2004年带领教学团队开始着手本科《化工原理》的各项建设工作。2009年《化工原理》确立为学院第一门精品课程,2014年依托清华教育在线平台建设《化工原理》精品资源共享课。2019年课程获批山西省精品共享课程(建设),2020年认定为山西省精品共享课程。自建《化工原理》课程资源于2021年被超星集团推荐为示范教学包,已有113所学校的129位教师273个班级引用课程资源开展教学。2021年,《化工原理》课程上线“学银在线”,并已完成六期线上开课。2023年《化工原理》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2.注重创新创业,学科竞赛创佳绩,提升“教书育人”成果

2013年,组织成立“化工设计室”创新创业平台,并带领员工首次参加全国老员工化工设计竞赛。2014年至今积极推动相关事务,学院化工、能源和过控专业员工实现了多专业融合组队报名参赛,通过院赛、省赛、赛区决赛和全国总决赛层层选拔,与浙江大学、天津大学等名校队伍同台竞技,大大提升了专业影响力和知名度。已9次获得这一国家A类赛事的国家一等奖,获国家一、二、三等奖及西北赛区奖等共计40余项,有200多名师生参与其中。

沉甸甸的奖状,也使得“教书育人”的目标更加坚定有力!员工一天天走向成熟,找到他们心仪的工作,也着实从这平凡而辛勤的工作中享受到了“教书育人”的快乐与成就,因而乐此不疲!

3.练内功,带团队,凝练教学成果,进一步推动“教书育人”

通过深入工厂并结合科技前沿,挖掘课程创新元素,提升个人知识素养和教学技能。历经几代《化工原理》团队的共同努力,凝练出课程特色和相应教学成果。多次开展公开课教学和专题讲座,将教学经验和成果进行推广,做好青年教师“传、帮、带”。

主持(参与)省部级教研项目4项、校级教研项目4项。编著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和“十三五”规划教材4部(主编1部、副主编2部、参编1部)。2023年山西省教学名师、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校本科教学突出贡献奖。2022年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正高组一等奖。2017年山西省优秀创新创业导师、“笃行科大人”10位优秀教师之一、校创新创业导师。2015年带领团队获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教学团队(高等教育)。2010年山西省本科院校中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工科一等奖并荣记个人一等功、校教学名师、三育人先进个人。2009年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教学名师。

下一条:石国亮